上古之末,禹为帝,收九牧之金,于荆山下铸九鼎,鼎成,作伏羲八卦分于八鼎之上,于后四卦巽、坎、艮、坤内刻绘九州万国鬼神精怪之图像,使民知神奸,入川泽山林,旦遇魍魉,不受其害。

九鼎列于殿外,万民竞相观之,皆以为幸。

然,民虽可辨奸认邪,却不能敌,若逢鬼怪妖邪,常有不及避而受其害者,民惧,禹亦为忧,遂创神术仙法,后刻于前四卦中,使民修之,皆可降妖除魔,时有慧者,得道升仙。

民念禹之惠泽,极敬九鼎,名之“禹鼎”

,是以为尊。

禹之术有四:剑、射、乐、巫。

民量其才,分而习之,固有“剑师”

、“射师”

、“乐师”

、“巫师”

剑、射之术易,其师众;巫艰,师寡,皆大神通者,三师惧,合而伐之,巫师渐绝迹,分化为符师、术师。

符师,仅能借符箓施法;术师,只得五行法术之秘,此二者皆远逊于巫师。

伏羲八卦之前四卦,四为震雷、三为离火、二为兑泽、一为乾天,禹刻于卦内之术逐次高深,故以卦名分四境。

凡入乾天境者,可移山填海,施云布雨,皆有无上之法。

此为“五师四境”

,自禹时起,世代相传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