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云收,淡天一片琉璃。

烂银盘、来从海底,皓色千里澄辉。

莹无尘、素娥淡伫,静可数、丹桂参差。

玉露初零,金风未凛,一年无似此佳时。

露坐久、疏萤时度,乌鹊正南飞。

瑶台冷,阑干凭暖,欲下迟迟。

念佳人、音尘别后,对此应解相思。

最关情、漏声正永,暗断肠、花影偷移。

料得来宵,清光未减,阴晴天气又争知。

共凝恋、如今别后,还是隔年期。

人强健,清尊素影,长愿相随。

【译文】傍晚浮云收敛,淡净的蓝天像一片澄碧的琉璃。

银灿灿的圆盘,从海底升起,皓洁的月色洒下澄澈的银辉,笼罩千里。

晶莹莹纤尘不染,月宫嫦娥淡装伫立,明净净历历可数,那丹桂的枝叶参差不齐。

露珠儿开始涓滴,凉爽宜人的秋风尚未凛冽,一年中再没有如此美好的秋夕。

露天下久坐仰望,疏落的流萤时时闪过,惊起的乌鸦向南飞去。

登上冰冷的瑶台,将栏杆倚暖,欲下台阶却迟迟疑疑。

我想那佳人,自离别断了消息,当此夜月也应寄情千里缓解相思愁绪。

最牵动情怀,是那铜漏的水声不断滴沥;暗自伤心悲惨,是那婆娑的花影偷偷转移。

料想来日的夜晚,皎洁的月光依然清丽,但天气是阴是晴又怎能预知呢?我们倾心爱恋,如今离别后,又期望着隔年的相遇。

但愿人强健,清醇的美酒,淡素的月影,永远相随相伴。

【赏析】这首词描写中秋之夜的佳美月色,抒发了无尽的怀人情思。

全词层次清楚,铺叙精当;气脉连络贯串,前后纵收自如;意境清新,格调和婉;言辞清丽,情致绵绵。

赵令畴(1051-1134年),初字景贶,苏轼改为德麟,自号聊复翁。

涿郡(今河北蓟县)人。

燕王德昭玄孙。

元祐中,签书颍州公事,坐与苏轼交通,入党籍。

绍兴初,袭封安定郡王,迁同知行在大宗正事。

著有《侯鲭录》、《聊复集》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