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有宦游人,偏惊物候新。

云霞出海曙,梅柳渡江春。

淑气催黄鸟,晴光转绿苹。

忽闻歌古调,归思欲拈巾。

【译诗】只有那飘泊的宦游人,才会被时令节物触动惊心。

黎明时彩霞伴日,海上出,春光里梅树柳树绿江北。

风和日暖,催黄莺啼鸣,阳光明媚,照亮绿草苹。

你唱古歌调,引起我,归思之心,泪沾巾。

【赏析】晋陵陆县丞写了一首《早春游望》,杜审言写了这首和诗。

诗里说:只身出外做官的人,对节气的改变特别敏感。

天刚亮时,太阳从东海升起,云彩被朝阳照射,绚丽多彩;江南春早,梅、柳枝头已有春意。

温暖的气候里,黄莺活跃起来;晴热的阳光下,水上浮萍渐渐转绿。

忽然听到陆县丞格调近于古人的诗作,顿使我思乡而泪流满面,沾湿衣襟。

诗人用极为精练的笔墨,勾画出一幅早春图:清晨的绚烂阳光、梅条柳枝的绿意、春气感染下的黄莺、阳光照射下的浮萍,这些意象,组成了热闹中有安静的初春意境。

诗的第二联向来为人推崇。

沈佺期(656-714),字云卿,相州内黄(今河南内黄县)人。

上元二年(675)中进士。

武后时,历官通事舍人、给事中、考功员外郎等。

中宗复位,因贪污与谄附张易之,流驩州。

遇赦得还,后以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,迁中书舍人,官终太子少詹事,世称沈詹事。

沈佺期与宋之问同为当时著名的宫廷诗人,所作多为歌舞升平的应制诗,风格绮靡,不脱梁、陈官体诗风。

然沈、宋两人总结了六朝以来新体诗创作的经验,对律诗的成熟与定型,贡献颇大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